当赵心童在世锦赛上捧起冠军奖杯的瞬间,深圳某小区的业主群彻底沸腾了。一些老邻居翻出了十年前的老照片:年少的赵心童背着球杆站在小区的门口,身后是即将被出售的两套房。如今,这两套房的市价早已超过 2000 万元,但当时它们仅仅是这位斯诺克新王登顶的起点。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份曝光的账单:从七岁开始接触斯诺克到2025年夺冠,赵心童总共花费了580万人民币。有人算过,这笔钱足够购买58张斯诺克台球桌,能铺满整个小区的篮球场。那他的父母为何甘愿将所有积蓄赌在他身上呢?天赋与金钱,到底哪一个才是成就斯诺克高手的真正关键?
赵心童的第一根球杆刻着“347”字样。这是一根二手球杆,杆头上有一个小小的缺口,还是他的父亲从废品站淘来的——谁曾想,这个抱着球杆睡觉的小男孩,竟会在未来用一根价值135万定制的球杆轰出单杆147的壮举。母亲在采访时笑着回忆:“那时连给他买个冰淇淋都觉得心疼,但我还是咬牙花了10万买了一张球桌。客厅里没有地方放沙发,全家围着球桌吃饭。”那时候的赵家,生活紧张,钱花得每一分都很谨慎,唯独这张球桌,成了赵心童职业生涯的奠基石。
赵心童的教练费支出远超常人想象,甚至超过了大部分家庭的房贷。启蒙教练老王回忆道:“那时我的月薪是2万,赵家每个月要支付4万,用来请三个教练——一个练准度,一个练走位,还有一个专门纠正姿势。”最令人震惊的是2012年,赵家为了让赵心童与丁俊晖进行一场友谊赛,托人支付了5万的“报名费”,结果赵心童因为过于紧张,连白球都没打正。老王记得那天赵心童哭着说:“我再也不打了。”老王安慰他:“这5万块就当作一次教训——斯诺克不仅仅靠手,还需要胆量。”
展开剩余82%参加国内比赛时,赵心童的父母常常觉得自己像是在进行“烧钱旅行”。12岁那年,赵心童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比赛,仅报名费就花费了8000元,再加上父母的机票和住宿费用,一趟比赛下来就花掉了2万元,结果还一无所获。母亲的记账本上记录了这样的日子:“2013年3月,无锡比赛输了,奖金0元,支出18650元;2014年5月,上海比赛获得第三名,奖金5000元,支出21000元。”六年下来,赵心童的比赛账单厚得能压死人,总收入仅为3万元,但总支出却高达30万元——这意味着每年要花掉5万元来“购买失败的经验”。有网友指出:“培养一个斯诺克选手,比学钢琴贵十倍。钢琴一架能弹十年,而球桌呢,三个月就得换一次,每次2000元;钢琴老师一小时200元,斯诺克教练一小时至少500元。”
赵心童在英国的生活条件简直惨不忍睹。他租住的是一间地下室,月租800英镑,窗外就是垃圾桶。尽管如此,三年房租也花了15万元。母亲每天走20分钟去超市买快过期的蔬菜,为了省公交钱,经常提着大包小包,在雨中走得像个落汤鸡。她曾回忆道:“有一次他练球练到凌晨,我去接他时,发现他在球房里啃冷面包。”她眼含泪水地说:“那时候,我常常想,如果我们当时留下房子,现在也许就不至于这么苦了。”赵心童在英国的一年花销明细令人咋舌:教练费40万元(英国名师一小时收费800英镑)、球房会员费12万元、差旅费25万元(光机票就买了18张)、球杆保养费3万元(每根杆子都要定期送到伦敦保养)。最出乎意料的是心理辅导费——每周一次,每次500英镑,赵心童请的是曾给奥沙利文做过心理辅导的专家。父亲解释说:“他太急躁,花这些钱是为了让他学会‘慢下来’。”
虽然肖国栋的“省钱攻略”曾在业内流传,但对于赵心童来说,似乎并不适用。肖国栋建议将生活成本压到最低,住在郊区,自己做饭,搭顺风车,但赵心童还没有取得职业资格,必须参加各种选拔赛。光是打车去比赛场地,一年就要花费6万元。有一次,他在利兹比赛,打完球已经是凌晨,由于不舍得花钱住酒店,他在球房的沙发上蜷了一夜,结果第二天发烧导致比赛失利。赵心童说:“那时我才意识到,省钱就可能耽误前程。”
赵心童的母亲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光是在2020年,赵心童的生活费就超出了预期,其中“泡面支出”占了食品费的40%。同年,丁俊晖仅请营养师一项支出就超过了12万元。有家长评论道:“赵心童靠卖房填窟窿,而丁俊晖则是靠奖金滚雪球。这就是中国斯诺克的现状。”
梁文博的台球厅因资金链断裂而关门的消息在圈内传开。他的巅峰时期年收入曾达到300万元,但由于债务缠身,连训练费都无法支付,最终不得不靠开台球厅维持生计。前队友曾提到:“梁文博的天赋并不逊色于赵心童,只是他没做好财务规划,挣多少花多少,最后连球杆都抵押了。”
田鹏飞的“啃老”账单更加令人心酸。作为36岁的老将,他至今依然依赖父母的支持。去年他在英国参加资格赛,机票钱是母亲从退休金中挤出来的。他曾在采访中说:“每次输球后,我都不敢打电话回家。那些说‘热爱能当饭吃’的人,都是没饿过肚子的人。”数据显示,能够通过比赛奖金养活自己的中国斯诺克职业选手不到10%,其余的要么依赖父母,要么早早转行。颜丙涛的“赞助神话”仅仅是个例外。这位被誉为“最穷天才”的选手,18岁时便获得了排名赛冠军,靠的是一家台球俱乐部的全额赞助。然而他的教练透露:“全中国也就两三个这样的幸运儿。”
有网友统计过,近十年来,中国有200多个孩子去英国学斯诺克,最终能够进入排名赛正赛的仅有7人,成功率仅为3.5%。这比中彩票还难。正如他所写的:“赵心童的成功是少数人的奇迹,但更多的孩子与他们的父母,依然成了血本无归的炮灰。”
赵心童赢得英锦赛的冠军奖金为20万英镑(约合180万人民币),扣除税费和经纪人抽成后,实际到手不过110万元,仍然不足以弥补他三年在英国的开销。赵心童的母亲曾计算过:“即使他拿到世锦赛冠军,也得再赢三个排名赛才能回本。”
幸运的是,赵心童签下了比亚迪的代言合同,这为他的经济状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据说,这份合同的总金额超过千万,比他职业生涯的总奖金还要多。夺冠后,赵心童第一时间给母亲换了一部新手机,手机壳上印着“深圳两套学区房”的调侃表情包。“这不是炫耀,是想告诉她,当年的决定是对的。”
赵心童有时会给家长们提建议:“先买张二手球桌试试。”他总说,天赋不是用钱砸出来的。他见过很多拥有顶级装备却始终没有成绩的孩子。“我7岁用的是废品站
发布于:天津市美港通证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