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的重大纪念活动即将到来,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刻,也是一次具有国际意义的盛会。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正纷纷启程前往北京参加纪念仪式。据公开消息,目前已有26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其中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此次普京的访华行程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历史性”的行动,而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军队在普京启程前突然加大了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使得这一访问的政治意味更加复杂。根据乌克兰媒体《基辅独立报》报道,2025年8月28日晚,俄罗斯对乌克兰首都基辅发动了新一轮大规模袭击,造成严重震动。
乌方透露,俄军在此次袭击中动用了4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这种武器具有极强的突防能力和毁伤力。不过,乌克兰政府并未对这些导弹的具体打击目标作出公开说明。与此同时,《基辅独立报》的记者称,当晚在基辅市区听到接连不断的巨大爆炸声,爆炸产生的强烈火光照亮了夜空,大片城区被火焰吞没,场面十分骇人。实际上,袭击的序幕早在8月27日晚9点30分就已经拉开,当时基辅首次传出爆炸声,而在28日凌晨3点和5点30分,俄军又连续发动了导弹和巡航导弹袭击,使整个城市几乎整夜处于空袭阴影之下。
展开剩余74%基辅市军事管理局局长特卡琴科随后确认:“今夜,基辅遭遇了大规模空袭。”他公布的初步伤亡数字为3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未成年人,另有18人受伤。然而,从社交媒体和新闻报道公开的照片来看,基辅市区升起了巨大的黑色烟柱,建筑物被严重破坏,仅仅“少量伤亡”的说法显得明显与实际场景不符。乌方在信息发布中刻意淡化损失的做法,再次引发外界质疑。
这轮袭击并非仅针对基辅,事实上,俄军的打击范围覆盖了乌克兰全国,导致各地空袭警报整夜不停。乌克兰中部与南部上空出现了数十架无人机群的盘旋,甚至连西部一些远离前线的地区也遭到了打击。乌军声称己方成功拦截了大批无人机和导弹,但根据《法新社》记者的现场观察,至少有一枚导弹疑似被击落,而实际破坏情况远比乌方战报所承认的要严重。官方通报中仅提到部分住宅楼、办公楼及幼儿园受损,但外界普遍怀疑,这其中也可能夹杂着乌克兰自家防空导弹坠落造成的次生破坏。
进入2025年以来,俄罗斯空袭的强度明显加大,特别是在7月29日曾对基辅发动过一次最大规模的打击,而之后几乎保持“日袭”的节奏。就在8月26日至27日夜间,乌方称俄军出动了95架无人机,其中74架被击落,但依然有21架成功命中9个目标。尽管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承认空袭导致波尔塔瓦、苏梅及切尔尼戈夫等地出现大规模停电,超过10万户家庭受影响,但对于工业和能源领域的实际打击,他并未正面回应。
俄军不仅继续高频次空袭,还同步加强地面攻势。俄方战报显示,在苏梅方向,尤纳科夫卡与别萨洛夫卡爆发了激烈战斗;在克拉斯诺利曼地区,俄军取得一定推进;而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则针对乌军展开了南北夹击。与此同时,乌克兰方面也未停止反击,在8月28日出动无人机攻击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虽然基本失败,但对俄罗斯境内的炼油厂打击仍在持续,其中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阿菲普炼油厂和萨马拉州的新库伊比舍夫炼油厂均遭到袭击,引发严重火灾。
目前,俄乌双方都没有表现出停战或妥协的迹象。乌克兰在西方支持下继续坚持反击,试图维持“战斗到底”的姿态;而俄罗斯则在军事行动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更加坚定要通过战争赢得彻底胜利。双方口头上都表示“愿意谈判”,但实际上只是外交上的宣传辞令,真正坐上谈判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场战争已经成为国际格局中的重大变数,其走向难以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必然成为世界历史中一个深刻的转折点。
发布于:天津市美港通证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